的外交动作。站在克里姆林宫的角度看,这既是对老朋友的热情欢迎,更是向西方阵营发出的一记
普京:中俄关系增强了全球稳定性 2025-05-05 08:23·观察者网
普京选择在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前夕做出这番表态,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当下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西方制裁依然严厉,普京亟需向国际社会表明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支持对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普京此举无疑是在告诉全世界:即使在困难时期,俄罗斯依然有让人信服的战略伙伴。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不久前,特朗普政府曾多次试图拉拢俄罗斯,希望与之共同对抗中国。特朗普甚至暗示过如果俄罗斯减少与中国的合作,美国可能会考虑放松部分对俄制裁。但普京显然不吃这一套,他清楚地知道谁才是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与其相信美国那些可能反复无常的承诺,不如坚定地发展与中国这个患难与共、相互支持、一起发展的线;的关系。普京的九字定调,实际上也是对美国那些拆散中俄的小算盘的一记响亮耳光。
红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秀场。今年阅兵的规模可谓空前盛大,超过一万人将去参加了,俄军还将展示包括S-400防空系统、伊斯坎德尔导弹和亚尔斯洲际导弹在内的顶尖武器。尤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被誉为阅兵新秀的天竺葵-2无人机将首次亮相,这款无人机具有超过2000公里的续航能力,可携带90公斤炸弹,最关键的是造价极为经济实惠,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俄军能够直接进行大规模集群部署。
细细品味俄方展示的武器阵容,显而易见其中蕴含的战略深意。从射程400公里的S-400防空系统,到射程接近2000公里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再到能够覆盖美国全境的亚尔斯洲际导弹,俄罗斯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三层威慑体系。这一方面是向乌克兰发出警告,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北约的防御体系,最终是对美国本土的直接威胁。普京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西方:尽管受到制裁,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中国宣布收紧对美国的稀土出口政策,这对美国军工产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稀土是制造高科技武器装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中国控制着全球约70%的稀土产能。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展示其先进武器装备的时机选择得恰到好处,无异于在美国的伤口上撒了一把辣椒面。美国军方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需要应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又缺乏足够的稀土资源支持其军工生产。这种窘境让一些美国将领和政客不寒而栗。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阅兵展示的不仅是武器装备,更是俄罗斯的战略决心。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即使在受到严厉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能够维持其军事工业的运转,并不断推出新型武器系统。这对那些期待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俄罗斯屈服的西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普京正借此告诉所有人,俄罗斯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其战略方向,而是会继续坚定地走个人选择的道路。
面对这场充满战略意味的盛大阅兵,国际社会的反应犹如一面照妖镜,将各国对俄态度暴露无遗。美国方面的表现尤为耐人寻味,既不明确拒绝参加,又不高调确认出席,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背后藏着复杂的战略考量。一方面,作为当年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之一,美国有理由出席这一历史性纪念活动;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华盛顿若派高级别代表与普京同台,势必会引发西方盟友和乌克兰方面的强烈反弹。
印度的表现则更像一名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最初,印度计划由国防部长辛格代表出席阅兵式,但没过多久就以国内事务繁忙为由降格为副防长出席。这种外交降级的背后,是印度试图在大国博弈中保持平衡的精明算计。作为俄罗斯武器的重要采购国,印度不愿得罪莫斯科;而作为印太战略和四方安全对线;的参与者,它也不想在西方眼中被视为站错队。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反映出印度在大国之间寻求最大利益的务实外交哲学。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则干脆利落,明确说将高规格出席阅兵式。这一决定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基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中俄两国在二战中同为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力量,都为这场正义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当今世界,两国又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着维护国际秩序的共同责任。中方的坚定支持不仅彰显了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坚定承诺。
通过各国对阅兵的态度,我们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国际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迫使俄罗斯屈服;另一方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主张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倡导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国际争端。这场阅兵俨然成为一次国际政治的姿态测验,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一目了然。而对俄罗斯来说,中国这个坚定的战略伙伴的支持,无疑给了其面对西方压力的强大底气。
中俄关系的厚实基础不是靠空谈建立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夯实的。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相比之下,美俄之间的贸易额仅有区区30亿美元左右,相差近82倍!这些数字雄辩地证明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务实成效。即使在西方严厉制裁的背景下,两国经贸往来仍就保持稳定增长,充足表现了这一关系的强大韧性。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供应国和最大的管道天然气来源国,2023年对华出口超过1亿吨原油。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更是双方合作的旗舰工程,预计年供气量将达到惊人的380亿立方米。对中国而言,这保障了能源安全;对俄罗斯而言,则开辟了稳定的出口市场,摆脱了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能源合作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俄关系的潜力远不止于能源领域。双方正积极开拓高科技、人工智能、太空探索、和平利用核能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合作空间。与此同时,两国还计划逐步发展交通运输和金融基础设施,为经贸合作提供更便利的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西方的制裁压力,两国正着力解决外贸结算问题,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将为中俄经贸合作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能。
从更深层次看,中俄关系的稳固发展源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共识。双方都主张尊重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平台上,中俄密切协调立场,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正如习主席所说,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战略价值。这种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似理念的伙伴关系,必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为两国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这场阅兵是历史纪念,更是未来宣示。中俄超越简单的利益结盟,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面对复杂国际环境,两国关系展现出强大韧性,高水平发展的合作为全球局势注入稳定性。
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将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央视新闻
修身养性,在阅读中沉淀自己!春花秋月 投稿请私信,欢迎各位爱好写作的朋友投稿! (已签约维权骑士,禁止搬运,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