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能源获9家机构调查与研究: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新增并网装机2259万千瓦均为新能源项目预计全年新增装机超100万千瓦其中江陵火电二期项目66新超34(附调研问答)
来源:bob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10 21:20:26
性能特点

  湖北能源000883)11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1月7日接受9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本次业绩说明会主要回复问题如下:

  问:请公司介绍“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公司“十五五”规划制定情况。

  答:“十四五”期间,湖北能源坚定两个平台战略定位,围绕输电、输煤、输气三大通道重点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能源清洁化为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建设一流区域综合能源集团,基本实现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一是产能大幅提升。电力业务方面,公司坚持水火风光多能互补、协同发展,装机规模快速增长,至2024年底达1,829.98万千瓦,在建装机超6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700万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预计公司2025年末投产及在建规模超2,500万千瓦,基本实现“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非电业务方面,荆州煤港一期建成投运,新增中转能力2000万吨、堆存能力305万吨。天然气业务方面,已建成高压管道9条共675公里,中低压管道875公里。二是发电量持续攀升。2024年,公司实现发电量441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增长33.7%,其中火电增长48.25%,新能源增长265.51%。2025年1-9月,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329.54亿千瓦时。三是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投资411亿元。“十四五”期间,公司还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检修检测、虚拟电厂、零碳园区业务,推进“两新”业务发展。2025年,公司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持续理清发展边界和目标。后续公司将继续围绕“两个平台”战略定位,紧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综合能源服务拓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重点方向,系统谋划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战略举措与重大项目布局。

  答:公司第三季度各电源品种电价较上半年保持平稳,未出现明显波动,经营状况保持稳定。其中水电项目未参加市场化交易,火电项目平均结算电价约0.46元/千瓦时,新能源项目平均结算电价约0.39元/千瓦时。

  问:请问公司2025年新增投产装机情况?请公司分版块介绍目前储备的资源情况以及2026年预计新增装机情况?

  答: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新增并网装机22.59万千瓦,均为新能源项目,预计全年新增装机超100万千瓦,其中江陵火电二期项目66万千瓦,新能源项目超34万千瓦。公司当前主要储备的资源中水电项目主要有淋溪河水电项目,预计装机容量1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主要为省内新能源项目445万千瓦。2026年公司预计新增装机约100万千瓦。

  问:请问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水电项目来水情况?目前公司主要水电站水位情况如何?主要水电站预计全年来水情况如何?

  答:2025年第三季度,清江流域来水量28.50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多6.96%,较多年同期少17.16%。溇水流域来水量8.5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多14.88%,较多年同期少12.3%。截至10月末,公司水布垭电站水位约396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7米,隔河岩电站水位约198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2米,江坪河电站水位约465.米,较去年同期上涨6米。预计公司主要水电项目全年来水与去年持平,较多年平均约少1成。

  问:水电业务目前不参加市场化交易,请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公司预计未来水电项目是否有参加市场化交易的可能?

  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于2025年底初步建成,国内已有省份将水电纳入电力交易范畴,长远来看水电入市将是趋势。但水电是否参与市场化交易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包括区域电力供需的整体平衡情况、水电作为调节性电源与新能源的协同互补需求、地方政府对电价总水平的调控目标以及水电参与交易后对区域电力市场价格机制稳定性的影响等,因此预计湖北省水电项目短期内暂不会入市。未来湖北省水电项目如果参与电力交易,公司将科学制定交易策略,通过电力交易充分发挥水电调峰、调频、黑启动等特性,稳健增长,持续盈利。

  问:公司十五五期间将陆续投产3个抽水蓄能项目,请问公司是如何预计抽水蓄能项目的电价和收益情况?

  答: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抽水蓄能容量电价实行事前核定、定期调整的价格机制,经营期按40年核定,经营期内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按6.5%核定。为保障公司抽水蓄能项目收益,公司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跟踪国家抽水蓄能电价机制政策走向,结合公司抽蓄电站成本情况,积极争取容量电价;二是充分利用储能项目较好的调节性能以及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能力,通过电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价格机制实现成本回收;三是加强项目建设期的成本控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市场竞争力。

  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提前谋划、精心制定交易计划,煤电项目中长期电量占比约90%,且电价处于较好水平。

  答:每年年末国家发改委将出台关于下一年度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的相关文件,对长协煤价格和比例提出要求,目前国家层面相关文件尚未发布。长协煤作为电厂燃煤保供的压舱石,公司将尽力争取长协煤资源,特别是对于新投产电厂将增加长协煤比例,具体比例待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公司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确定。

  问:请介绍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标煤到厂价格(含税)情况及同比变化情况。

  答:公司鄂州电厂第三季度燃煤到厂含税标单价格为885.93元/吨,同比下降20.72%;宜城电厂第三季度燃煤到厂含税标单价格为849.92元/吨,同比下降22.83%。

  答:公司目前主要燃煤采购以长协煤采购为主,市场现货煤采购为辅。公司省内燃煤电厂主要煤源为山西、陕西、甘肃地区煤矿。

  答:2025年,公司共签订煤炭长协合同823万吨,其中鄂州电厂626万吨、宜城电厂97万吨、新疆楚星电厂100万吨。截至9月底,鄂州电厂长协兑现率约66%,宜城电厂长协兑现率约78%、新疆楚星长协兑现率约80%。

  答:2025年前三季度,宜城发电公司利润总额为4.97亿元,同比增长113.3%;实现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13.14%。

  问:请介绍公司新能源补贴现状,截止到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尚未收回的新能源补贴有多少?

  答:截至2025年3季度末,公司新能源项目应收补贴电费33.59亿元,本年收回6.14亿元,补贴电费余额27.45亿元,其中历欠21.99亿元,本年新增5.46亿元。

  问:公司光伏业务板块毛利同比下滑,请公司介绍后续改善毛利下滑将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目前国家加快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引导投资、稳定经营。下一步为改善公司光伏发电业务盈利能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聚力精品项目、严控建设成本、增加中长期合同和机制电价比例等方式提升项目自身市场竞争力,提升收益能力。二是持续强化设备管理,结合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加强设备日常巡检维护,全力提高发电效率。同时做好功率预测系统维护,确保度电必争、应发尽发。三是根据场站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增发电量措施,一站一策挖潜消纳,减少机组陪停、故障电量损失。四是公司稳步推进无人场站建设,降低单位生产运维成本。

  答: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市值管理:一是持续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公司于2024年8月制定并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并于主动披露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2025年8月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为公司的市值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和行动指南。二是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自上市以来,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工作,与全体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公司每年均实施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超82亿元,年均股利支付率约36%。三是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严格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升企业透明度,近年来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中连续获评“A类”,在平台最新的ESG评级结果提升至“AA级”。四是争取各方增持公司股票。公司向控股股东三峡集团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9亿元;第二大股东宏泰集团以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2亿元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0.42亿股;2025年9月,公司领导以自有资金121.30万元买入公司26.10万股股票。通过公司大股东和公司领导增持公司股票,向市场传递认可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公司后续将继续坚持“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持续推进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的市值管理体系建设,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夯实内在价值,强化核心竞争优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发展路线,增强与市场的有效沟通,传递公司价值,切实提升公司市值管理工作成效。

  答:上市以来,公司持续稳定实施现金分红。公司年度分红将充分考虑盈利水平、项目投资资金需求、融资环境、投资者合理回报等情况,科学制定年度分红方案,努力满足公司发展和股东回报最大化的需求,同时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和投资需求。公司将继续通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长期价值共享,让股东充分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也会积极探索研究提升分红频次、比例的可行性;